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lgogo

           


【行业研究】吴鹏翎:供应链金融生态角色不对等,导致生态脆弱,保理公司没有存在的必要?

 
本文作者:钜惠(深圳)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鹏翎

01

众所周知,在供应链金融生态中,最有话语权的,应该就是这两个角色:核心企业和银行。核心企业拥有场景、资产或有抓手对风险进行把控,核心企业从“强链固链”或自身的盈利等角度上说,也有组织供应链金融的动力,同时,也确实相对容易将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组织起来,而银行就不必多说,以其具有竞争力的资金,也可在生态中占有一席之地。

再进一步来看,我们将产业背景的范围扩大,“具有产业背景或资源的角色”,都算是具有话语权、具有开展业务便利性的角色,那么,就不仅仅是身处产业链中心位置具体组织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核心企业,还应该包括:综合电商平台、垂直领域的供应与销售撮合交易平台、供应链企业、物流企业、互联网互联网平台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可能更具有优势,比如,拥有交易场景、数据和更加广泛的客户群体,甚至可以将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也可以涵盖在内。

02

从上面的描述看,是不是可以说,具有产业背景和资源的企业或平台加上银行,是供应链金融领域最有话语权的角色?那么,供应链金融生态中的金融科技公司、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无产业背景的保理公司,又处于什么地位、能干些什么,是不是他们确实就是弱势,甚至无法生存?

首先,简单说明一下,金融科技公司和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的区别,当然,这个区别并非严谨,仅仅是从业务范畴进行划分,一己之见而已,见笑大方了。

所谓的金融科技公司,单纯指的是那些大部分收入来自于为供应链金融生态其它角色提供“IT系统或科技平台”的企业,简单说,就是科技收入,没有或非常少的收入源自于提供撮合并运营各类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也就是“金融服务”这部分业务。

而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不仅仅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其提供IT系统或科技平台的能力有可能都不亚于金融科技公司,同时,它们也建立供应链金融平台,运营并提供各类供应链金融融资撮合、交易服务,有金融服务收入。

这两类企业,不说本文的重点,因为,其地位、作用及未来趋势等,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今天,重点说说没有产业背景的所谓“独立第三方保理公司”。

03

如果从产业背景这个角度来划分,保理公司也可以划分为两种:(1)核心企业等具有产业背景的企业下属的保理公司,这类保理公司在外界看来,有所谓“旱涝保收”的艳羡之誉。(2)坊间所谓的“独立第三方保理公司”,也就是没有产业背景的保理公司。

往往,我们谈到这类独立第三方保理公司,感觉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一般都会认为很难做:不仅资金成本高,而且资金盘子也不大,没有优势,资产也很难获得,经常得在市场上“海捞”,捞一个算一个,到了你手里,有可能已经是漏过来的问题资产。

所以,在很多场合,大家谈到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不好”,其实应该说的就是独立第三方保理“孱弱”、“没有话语权”,甚至没有存在的必要。那么,果真是这样的吗?
其实,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保理公司作为供应链金融重要的角色,其合法合规开展监管部门规定的可以开展的应收账款融资、销售分户(分类)账管理、应收账款催收、非商业性坏账担保等业务,不存在任何异议,特别是应收账款融资更是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种类型,甚至于可以说,没有保理公司的辛勤耕耘、努力开拓,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大难题是无法得到有效缓解的。
04
如果说到独立第三方保理公司发展和生存问题,就要提倡“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了。
首先,还得从供应链金融、保理业务的本质上说,保理公司务必要进入产业、抓住几个核心企业,并形成“行业化”、“专业化”的能力!
在保障基本生存、形成专业和行业化的基础之上,至少还有四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利用科技能力管理好产业链上下游的应收与应付
利用自身与核心企业的业务关系,建立初始的供应商、经销商准入,并做好评级,导入应收应付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形成“数字资产”后,导入资金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第二条路进入细分市场,为特定环节的业务提供科技赋能的同时,大力展开创新业务
比如,建立平台为运输环节的货车、货主提供“运费保理”、为保险公司提供保险经纪费的短期保理业务、为互联网大厂平台提供劳务派遣费、外包人员工资发放的保理业务…。
第三条路:与产业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关系,进入到产业链中为中小企业服务
与电商平台、云工厂、垂直第三方产业互联网平台合作,为其提供订单保理、到货保理或经销商保理…。
第四条路:自己下场,建立产业协同应用平台,为产业链提供高粘性、高价值的协同应用系统。就我们来看,这是理想,是趋势,也是长久发展之道!
有场景、有数据,产融结合,又能自动化、批量化获客,是远方的诗。
以上四条路,可以说很难,非常难,需要到一定规模才有实力进行投入才行。
05
据我们观察,钜惠保理已经“自己下场”在第四条路上进行布局和尝试。钜惠保理依托母公司币码网络开发并运营的产业链协同应用平台:商信云,以及用于审计往来函证电子化和企业对账平台:E函证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商信云和E函证的核心,不是简单将“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撮合在一起,进行某些类型的资金资产交易(从根本上说,单纯的撮合是没有前途的,在此不赘述),而是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应收应付管理、审计往来电子函证、企业日常财务对账等高价值、高粘性的产业链协同应用,从而沉淀数据,导入场景,再以此为链属企业提供保理通、对冲宝等供应链金融服务。
就目前来看,商信云已经应用于十多家央企和上市公司,取得了累计几千亿的交易量。而E函证也聚拢了近6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6多万家核心企业和20多万中小企业,是当前市场份额第一的基于区块链的函证平台。
来源:钜惠(深圳)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鹏翎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等非商业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州市商业保理行业协会                 

联系电话:020-38938431  38820855      

监督电话:020-38938029                

传真:020-38938293                        

邮箱:gzfa@syblxh.org.cn

办公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515号东照大厦805室

      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明珠一街1号南沙金控大厦1902室

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

联系电话:0755-86656051  86656052  86656053  86526190  

监督电话:0755-86656058

传真:0755-86656050

邮箱:szfa@szsyblxh.org.cn  

办公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梦海大道5035号华润前海大厦A座1812号

【联系我们】


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秘书处

联系电话:020-38938239

监督电话:020-38938029  

传真:020-38938293

邮箱:gdfa@syblxh.org.cn  

办公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515号东照大厦805室


 

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2268号
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
qrcode_for_gh_c3c8078e5803_258

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

(1)
qrcode_for_gh_c3c8078e5803_258

商业保理资讯

(1)(1)
qrcode_for_gh_c3c8078e5803_258

供应链金融五十人论坛

(1)(1)(1)
qrcode_for_gh_c3c8078e5803_258

商业保理五十人论坛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885号